万里居民“家门口”的这个社区老年助餐点既自助又智助 环球关注

2023-04-12 11:46:33     来源 : 新民晚报

走进取餐区,扫卡,“绑定”餐盘,在一字排开的每一个餐炉前,挑选喜欢的菜肴夹进餐盘,最后结算扣款……87岁的独居老人陈老伯端着餐盘落座后告诉记者:“我拿了5个菜,红烧肉、地三鲜和三个蔬菜,红烧肉、地三鲜多拿了一些,带回家晚上再吃,一共花了40多元。这个自助式社区助餐点方便我们老年人吃饭,菜的味道不错,价格也实惠,我已经来吃过几次了。”


(相关资料图)

图说:邻家智助食堂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下同)

4月11日中午11时许,记者来到位于万里街道香泉苑小区的普陀区首个自助式社区老年助餐点“邻家智助食堂”探访,看到不少像陈老伯这样的老年居民,正在排队“自选”餐食。助餐点运营商上海四时彤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运营经理郭英地介绍,助餐点自4月3日开张后,很受居民的欢迎,“开张第一天,居民办理的充值就餐卡就达91张,到今天总共已经办理了265张。还有的居民没有办卡,直接用支付宝和微信付款。”

郭英地说,助餐点的主要特点是既自助又智助,自助是指实行按需取餐、一菜一价的自助模式,菜量由居民自己选择,想吃什么、吃多少,可以随意拿。“我们每餐供应10个菜品,其中6个荤菜、4个蔬菜,每周更换菜谱,有的居民甚至一餐把10个菜都选上了,每个都尝一尝。”

智助是引入智能设备,居民取餐自动结算,方便快捷。“通过刷脸(扫码、刷卡),将支付方式绑定餐盘,每一个餐盘都有两个码,一个是绑定支付宝的条形码,一个是绑定微信的二维码,餐盘还有内置芯片,可与储值卡绑定。目前,助餐点支持现金充值、支付宝(刷脸)、微信等支付方式。”在郭英地的引导下,记者体验了一把用餐操作过程,刷卡后进入取餐区,取菜时,把餐盘放在与菜品相对应的指定位置,取完菜后把勺子夹子放回原来的位置,先从餐炉里拿了一个地三鲜,这时,餐炉上方的显示屏上,就出现了“本次消费3.3元”的字样,还有“总拿取能量”“总拿取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等)”指标。记者还拿了一个香酥鱼排、两个蔬菜和一小碗米饭,4个菜自动结算的总金额是13.59元。

郭英地解释说,餐炉里的每个菜品都有个总重量的数据,居民每次夹取菜品后,餐炉会用前后两个总重量数据相减,得出夹取重量,并以此计算所获菜品的金额。

图说:邻家智助食堂

“邻家智助食堂”面积有90平方米,可供50人同时用餐,目前只开放午餐,来就餐的居民络绎不绝。“我们有好几个菜居民都很喜欢吃,像香酥大排、南乳大肉等,常常买断货。”助餐点负责人刘亚峰说,有些居民天天都来吃饭,96岁的叶老先生住得并不近,但他每天往返走4公里路,到助餐点就餐,顺便把晚餐也买了带回去。“有近一半的居民是连吃午餐再带晚餐的。还有的专门来买了饭菜带回家吃。”

双休日,也有一些年轻父母带着子女来助餐点吃饭,郭英地说,他们有针对性地供应小孩喜欢吃的奥尔良烤鸡翅、香酥龙利鱼等,满足居民需求。

家住香泉苑小区隔壁中环家园小区的崔老伯、俞阿姨夫妻,来助餐点吃了几顿后,感觉这里的菜不油腻,口味清淡,比较适合老年人。他们希望菜品的种类还能再丰富一点,对此,郭英地表示,这几天正在调试增设餐炉等智能设备,到位后将多3到6个品种的菜。

“香泉苑是万里街道老年化程度最高的小区,近年来,老年人的就餐需求日益增长。”万里街道社区服务办工作人员冯绍玮介绍,街道将小区内的老年活动场地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增设公共活动场所的同时,建成了这个助餐点。社区老年居民选择社区助餐点用餐,最看重的是“放心”,助餐点所有餐品都从具备相关资质的中央厨房提供以及运输,厨房严把采购、加工,所有原材料都从具备相关资质的品牌供应商处采购;每餐、每样食品都由专人负责留样48小时;配备消毒设备、严格落实餐具清洗消毒制度,让大家吃得放心。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最新资讯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