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别被忽悠:真假资本!

2023-05-18 03:10:58     来源 : 赚钱技巧

中国政法教授借着众多名头在网络上“传销式”发展信徒!众多头衔集一身,却屡屡“语出惊人”。在网络上肆意传播吹嘘禅宗虚无主义,看似是智慧,其实是对糟粕的鼓吹,逃不过“这届”年轻人的法眼。奉行“爹味说教”就要做好被“驱逐出网”的准备!点个赞,我们来看看这个政法大学的教授是如何“妙语连珠”激怒年轻人的,顺便来细数一下郭教授和他背后的那些资本往事。


(资料图)

最近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郭继承关停b站,清空视频,这一消息登上热搜。一时之间评论区炸裂沸腾,网友们纷纷拍手称快。封建糟粕那一套不好使了!还有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提出疑问,郭继承是何许人也?

说起这郭继承郭教授啊,他头上“戴”的“帽子”还挺多,中国政法大学的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不仅如此,他还是清华,北大以及人大总裁班的讲师。更是他孔子学堂和北京市委的讲师。他的“名头”多到数不尽,说不完。他自己在b站上的签名是:中国文化的探索者,思考者。这么多名头,随便抽出来一个,都足够有震慑力,更何况是全部累加在一起了,可以说是十分炸裂的。

可是这么一个“牛”人,怎么会遭到驱逐和谩骂呢?

事出必有因,网友的每一句“骂”都是有道理的!我们中国人对读书人自古就有一种骨子里的尊敬,早年娱乐主持人“张大大”因为众多“黑料”被网友骂,但当网友们发现张大大是复旦大学研究生之后,“声音”顿时小了很多,可见,网友们对读书人,对知识分子还是很尊敬的。然而这郭继承可以说是一个实打实的知识分子了,不仅是读书人,还是教书人。面对这样一个人,网友们为什么会有诸多的不满呢?

这还得看看他干了什么,说了什么。他奉行”吃苦教育“大批特批”年轻人不能吃苦,不够抗压。“没有你父母对你的折磨,对你的偏见,对你的打压,对你的屈辱,你不会到今天。”诸如此类“偏激”的语言,是郭继承“掌握”流量的法宝。他的视频和言论,看似流畅通畅,实则胡说八道。他说:“黑格尔和马克思是中国人“,他说“996是福报,年轻人应该感谢加班”,他利用大众的“爽点”,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国运”“崛起”“信仰”等关键词在互联网上走红,但慷慨激昂的背后,是漏洞百出。时代在变化,年轻人也在成长,这些“糟粕”已经不会蒙蔽当代年轻人的双眼。大家听话,听劝,但也不是什么都听的。网友们也纷纷在郭继承的视频下评论:“毒鸡汤,端来了,但是大家都不喝。”、“劝同志们多读点书,免得受知识分子的骗。”

年轻人们为何对郭教授如此抵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郭教授自身水平的不认可。郭教授身为一个哲学博士,在知网发表的文章没有一篇像模像样的对哲学领域的探讨。他发表的论文都基本“扎堆”在“国学”和“中国梦”上。观其质量,更是深觉“离谱”,郭教授的论文,随便找个本科毕业生都能写的出来,说不定还要强上“几许”。从内容深度来说,郭教授的视野极其狭窄,说“坐井观天”,“方寸之间观天地”不为过。他对西方文明毫无缘由的排斥和贬低,身为哲学工作者,郭教授对于西方文化和西方的哲学家也是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固然重要,但清晰的“开眼看世界”,清醒地认知和思考也是极为重要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不是靠“诋毁”和“抹黑”其他文明来自我满足的。在这一点上,网友们可谓是比郭教授这个专业人士更为“清醒”,更为“专业”。

时代的发展是迅速的,尤其是中国。发展速度惊人,几十年间,便“沧海变桑田”换了人间。郭教授生活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如今的现实情况是大学生遍地,研究生遍地,“这一届年轻人”“卷”的程度,远不是郭教授所能共情的到。如今大家面对升学压力,就业困境,已经筋疲力尽。在这种情况下,郭教授却站出来说,我们应该感谢苦难,感谢加班,感谢“内卷”,自然引起大众的反感,更何况郭教授还拉出国家大义来,讲如今的年轻人读书学习是为了自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极其可悲得事情。

这活颇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味了。自己都吃不好,穿不暖,面临生存困境,却还要被“道德绑架”,批判你不够努力,批判你自私自利。本就被生活“鞭打”的年轻人可听不得这“爹味”十足的说教。同时,再联想起郭教授吃着“时代的红利”一路飞升的历程,大家就更愤恨了。自己吃着“红利”,却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大家,这不是上赶着“找骂”嘛!郭教授进入高校时,赶上了最好的时代,那时“知识分子”还很稀缺,没有在最卷的时候进入高校,乘着时代的“东风”一路顺利。几十年前的行业现状,和今天的社会现实都有着很大的区别,他如果聪明的话,就该利用自己已经不菲的成就,痴痴念念着只有自己才认同的“恶臭”理论,在属于自己的小圈子自娱自乐,顺便赚点“小钱”,就得了。

可这郭教授啊,他偏不,他的野心可不小,他可不满足于挣点“小钱”,他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传播自己的“恶臭”言论,获得认同,受人追捧,赚大钱。但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年轻人的“脑子”。

他的言论漏洞百出,不攻自破。他批判大家学习不带“良心”,不为国家,完全是为了自己能过得更好,有更高的收入。但仔细一想,追求喜欢的工作,美满的家庭,称心的薪资,这难道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吗?这些不是社会稳定和谐,国家发展强大的基础因素吗?国家,由一个个“小家”聚成了“大国”。小家美满和谐,大国才能繁荣富强。这是毋庸置疑的。

为什么郭教授能不断的“语出惊人”,“妙语连珠”?这背后的动因又是什么?细心的网友发现了答案。原来啊,这郭教授不仅是大学教授,还是个承办教育公司的资本家呀。通过天眼查的信息可以查到,郭教授“曾经”投资过一家教育机构,北京泰和弘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什么说是“曾经”呢?因为啊郭教授在5年前悄摸摸的把自己的名字从这家公司给裁撤了。可是细心的网友发现了,郭教授明明是这家的投资者和股东啊,怎么还悄悄隐退呢?

这种常见伎俩背后的原因不用明说大家就懂吧?体制内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在外投资教育公司可是违规操作。学校层面更是不可能通过了。但是郭教授的野心可不止如此,体制内的工资怎么可能满足他。如此这般,倒也是能粗略理解他那番“离谱”言论了。因为他本身就是“资本家”那么为“资本家”说话自然是很有道理的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天天读“资本论”的哲学工作者,居然拿起“资本”的屠刀,面向大众挥舞。

郭继承在讲堂上公然讲到“996是福报”细细思索,作为老板,作为“上位者”郭教授自然希望年轻人有这样的想法呀,廉价劳动力多干活,哪个老板不喜欢呢?他利用自己“教授”的身份大讲特讲这种“职场PUA”的话语,目的是什么,可以想见。

面对质疑,郭教授的回应是,避之不谈。反而往家国大义上“攀扯”,质疑他,就是质疑国家,质疑他,就是没有“大义”。如若此般,那我只想说,这个“大义”没有也罢!看着郭教授跳梁小丑般的言论,网友表示:“让我想起了以前湾运的纤夫,船上那是黄金万两,达官显贵.但跟纤夫没半毛钱的关系,你不干还得挨鞭子,真的破防了,蚌埠住了兄弟们”。

郭继承郭教授这样的人身居高位,但位置并不完全能代表他的能力,享受着社会机遇的荣誉和光环,对当代青年应该是鼓励包容和理解,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用自己算不上“深厚”的文化和只是来教育青年,批驳青年傲慢的俯视青年,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堕落和怨气,把“红军”当年的吃苦精神拉出来做范例没错,但不应该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去把青年人的压力和困境归结为没有“红军”的吃苦精神。

如今活跃在b站以及各大短视频社交平台的教授学者有很多,戴锦华老师讲电影,罗翔老师讲法律,尤静波讲音乐等等,数不胜数。但他们带给大家的都是精神上的启发,情感上的共鸣,都能让当代年轻人在巨大的社会压力,就业困境面前稍得慰藉,重新整备再出发。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教授,是戴建业老师这样可爱的教授,结合自己的经历为大家讲解知识,欢乐和感悟兼存,而不是郭继承这样“满肚子坏水”,大肆宣传“恶臭”言论来满足自己的“教授”。他说这代青年人自私自利,但从各方面来看,从头到尾自私自利的人好像都是他自己。如今年轻人所面临的困境,不全是由自己造成的,而如今“某些人”的“高位”也不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时代在其中或有意或无意都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请享受到“红利”的人不要再质问“何不食肉糜?”更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俯视众生,留下“说教”和“教训”。

年轻人不是傻子,知道什么“鸡汤”该喝,什么“鸡汤”是毒药。“躺平”“,摆烂”,“当咸鱼”,“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是年轻人在无奈之下的自嘲,是年轻人面对社会现状聊以自娱的手段。真正的专家该做的,是思考如何帮助年轻人走出困境。如若以此为“把柄”攻击批判年轻人,这样的专家和教授不如什么都不做。至少让年轻人“耳根子”清静。

网友锐评:“郭继承真的是近几年来我看过最反智,最庸俗,最封建,最中国式犬儒的阿Q小丑了。”称他为“封建的卫道士”,这个评价极其精准。他自己关闭所有视频无疑是最正确的决定。如今他被赶出网络,也提醒了各路专家,如今的年轻人不是傻子,不是“韭菜”可以“割”,不是“羊毛”随便“薅”。您身边是否有这种“爹味”说教?,您对此又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最新资讯

X 关闭